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号:9984 
  著名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艺术年表 新闻 作品欣赏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根植传统,典雅绽放    展讯 | 2018-2019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高级进修班陈少珊导师工笔花鸟工作室结业展  
著名画家陈少珊
陈少珊
 作品分类
网站分类:
中国画
     未定义分类
     花鸟
     工笔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新闻详细信息
抒情画意陈少珊
时间:2014-4-24 14:42:19 点击次数:9642

诗情画意陈少珊
王嘉
       面对陈少珊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恐怕没有比“诗情画意”更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读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因为在读画的过程中,目之所及,心有所会,陶醉于画家营造的特定审美空间当中,大有超越于画面本身诸物象的澎湃激情。在感物、感兴、神思、凝虑、积学、理法之间,不仅可以通过置陈布势的意蕴,体会到画家的独具匠心。更为可贵的是,陈少珊的绘画作品中,颇有北宋画家李公麟所云“吾为画,如骚人赋诗”的精神品格。大概自古以来,绘画之美,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谬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另外一种情况是,在“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灵感和创意之下,拈诗意以为画意,落笔无尘俗之气,胸次洒脱,境趣横生,大有石涛所云“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之类的更高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固然作为语言艺术的诗,在视觉艺术的绘画作品上存在着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语言转换。但是,高明的画家总是能够在不知不觉的巧夺天工之际,善体诗人之意,把古今诗人的清篇秀句的佳思妙语,心领神会地呈现到画面的各种形象中来。陈少珊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不管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晖》(1994年)、《春寒》(1997年)、《寻梦》(1998年)、《金贝堂之秋》(1999年)、《在河之洲》(1999年),或者是近年来的新作《玉雪烟霭》(2003年)、《江湖一好汉》(2005年)、《幽禽图》(2007年)等,都是在笔墨和气韵之间传情达意、陶写性灵,焕发出诗一般的魅力。
       陈少珊工笔花鸟画作品中的诗意,并非凭空而来。如果说,画家自身的秉性、气质和爱好,决定着他在作品中表现与取舍。那么,是否拥有深厚的传统积淀,以及是否有能力在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属于自己的个性风格,则是画家的艺术生命力所在。1960年生于广东汕头的陈少珊,1992年获得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花鸟画教学、研究与创作。他深知古人“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的教诲,把创作的根基往上直追唐及五代的名家名作。“黄家富贵”的丰满与精细,“徐熙野逸”的清淡与洒脱,都融入到陈少珊的创作视野。特别是宋代院体花鸟画的求真和生动之意,以及明清花鸟画的流派纷呈,为陈少珊的工笔花鸟画创作提供了强大的传统背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勤于练笔的写生习惯、善于观察的敏锐感觉,以及对郑板桥所云“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的活学活用,使得陈少珊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之中,既有古人的出神入化,也有当代的现实感受。既有学百家而成一家的包容态度,也有不拘泥于个人见地、广泛吸收百家之长的谦虚品质。陈少珊尤重于画面的虚实表现,他深知画面的神韵和气魄皆从虚灵中得来的道理,在画面物象的“实”的表现过程中,非常注意“虚”的地位和价值。不管是颇有宋人风采的团扇小品、折枝花卉,或者是深谙岭南花鸟画传统的《一枝独秀》、《农家四屏》等,有的左虚右实,有的左实右虚,有的虚实相间、自由舒展,跟画家在他的《工笔花鸟画虚实问题研究》、《工笔花卉写生研究》等理论文章中谈到的真知灼见互相印证。陈少珊还非常强调“立象”与“尽意”的关系,他把传统工笔花鸟画形的意象性作为理论和创作中的重点内容加以探讨。惟其如此,读者在陈少珊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上可以看到,他所描绘的残荷、寒枝、红豆、硕果……并非以客观物象的自身形式而存在。换而言之,陈少珊是把“立象”的落脚点,放在了“尽意”的范畴之中。因其意而立象,立象而尽其意,这正是陈少珊工笔花鸟画作品中产生的诗意的一个重要源泉。
       陈少珊的诗意,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其中有传统的底蕴,但绝不是局限在传统的氛围而不能自拔。多年研究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这为陈少珊带来了坚实的创作功力,但是他的绘画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质,又远远不是在传统的圈子里面原地打转所可以获得的。以他的代表作《金贝堂之秋》(1999年)为例,这是最能体现陈少珊的创作意识的一件重要作品。在这件作品上,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有着集中而丰富的体现。在画面上可以看到,那种源自当代平面构成的创作意识,为这件作品带来了传统中国画所没有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其一,陈少珊并不是忠实于客观对象的如实描绘,而是把他所看到的自然景观加以了构成意识前提下的视觉改造。画面上的枯叶和枝蔓,被安排成纵向的平行线,这些互相平行的线条,既有现实生活的客观基础,也有属于陈少珊自己独特的艺术加工。因为在大自然的条件下,像这样整齐的几何型分布的构图,是不可能出现的。它只能存在于艺术加工和艺术创作当中,而这一点,也正是陈少珊在创作这件作品最为独特和精心之处。其二,在色彩关系上,画面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关系,与其说是陈少珊眼前看到的客观的色彩,倒不如说是他眼中的主观的色彩更为恰当。色彩的主观意识占据着整个画面,这就决定了陈少珊的这件作品并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照相机似的照搬找抄,而是在经过了主观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的精神上的提炼的结果。金黄色的枯叶,色彩之灿烂到如此地步,这在大自然中是存在过的,但是绝对不是像画面上的方式这样地存在着。陈少珊把自然界中的现成的元素,经过捕捉之后加以艺术方式的表现,最终产生了《金贝堂之秋》这样独特的灿烂。也就是说,跟很多把秋天看作凋零的画家的作品相比,《金贝堂之秋》中的秋色,更主要的是表现了秋之丰收的秋色、是秋之灿烂的秋色。陈少珊要传达给观者的不是秋天的萧瑟,而是秋天的历练和辉煌。这些曾经在春天和夏天灿烂过的植物,在秋天里走向生命的转折。但是这样的转折,与其说是一段辉煌的结束,不如说是一段辉煌的总结。这也使人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诗:“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审美动机,决定了陈少珊的《金贝堂之秋》有着“此在”而非“彼在”的独特感受。
       陈少珊的诗意,是独特的,更是丰富的。他的不少作品都充满了各种趣味的诗意。因为题材的不同,每件作品中的趣味也不尽相同。我们看到其中有《晨曦》(1990年)那样的欣欣向荣,也有《黑》(1992年)那样的温柔沉静;有《晖》(1994年)那样的喜气迎人,也有《春寒》(1995年)那样的恬淡温情;有《在河之洲》(1999年)那样的千言万语,也有《玉雪烟霭》(2004年)那样的空明清新;有《农家四屏》(2006年)那样的红尘况味,也有《晨韵》(2007年)和《古木幽禽》(2007年)那样的超然之思……于风在《陈少珊其人其艺》中这样评价道:“读少珊的作品,又使我想到这些画面上透露的不同意趣,已不仅仅是被描绘对象本生的‘生意’,而是饱和着作者本人的感情,是画家的主观体验和对客观对象细密观察相结合的产物。事实上,观察与体验是任何艺术创作、包括花鸟画在内,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课题。如果说观察主要解决形的准确,体验则涉及到‘神’和‘意’的表达。作为花鸟画家,少珊十分重视对描绘对象精细不苟的观察,同时,更非常强调对对象内在精神的深入体验……他的这种追求,通过多年来的刻苦实践,实际已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明显而丰厚的回报。”笔者认为,于风的评价是至为恰当的。


友情链接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画家赵珪官方网站 | 画家门海艳官方网站 | 画家黄琦官方网站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家张瑜官方网站 | 书画家曹大经官方网站 | 画家徐勤军官方网站 | 画家董俊英官方网站 | 画家谢发官方网站 | 画家李玉宝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安飞官方网站 | 画家郭金栋官方网站 | 画家陈树堂官方网站 | 山水画大家王建伟官方网站 | 原自然独创画家邓娟官方网站 | 艺术家曹甦官方网站 | 画家彭廷龙官方网站 |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贾雨官方网站 | 画家吴友善官方网站 | 书画家刘飞官方网站 | 画家王世永官方网站 | 画家姚国强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学艺官方网站 | 书法家刁锋官方网站 | 画家王照五官方网站 | 画家李培泉官方网站 | 画家张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霍辉民官方网站 | 画家顾家深官方网站 | 画家侯宪玖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画家乔轶泰官方网站 | 画家瞿学鸿官方网站 | 画家寿利强官方网站 | 画家陈家刚官方网站 | 画家马宝亮官方网站 | 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画家崔惠民官方网站 | 画家张景蕙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 画家唐雪根官方网站 | 画家张冬生官方网站 | 画家孟凡玉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艺术年表 | 新闻 | 作品欣赏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405661
chenshaoshan.zgmx.cn | 著名画家陈少珊官方网站